查看原文
其他

外网博主「吹爆」的 Nothing Phone (1) 好用吗?上手之后我想说……

罗皓然Hoyin 少数派 2022-08-24
在离开一加后,明星企业家裴宇用了将近 1 年的时间,才下定决心杀回手机市场,Nothing Phone (1) 是这家明星创业公司的第一份答卷。
在这篇文章里,我希望可以根据我短暂体验得出的结论,快速回答几个大家想了解的产品问题,同时也根据我所掌握到的信息,和大家聊聊我对这款手机的看法。
这个灯好玩吗?
我相信购买这台手机的人里面,有 60% 是因为这台手机的 LED 模组才下手的。这套手机的灯光模组是我这两年在手机产品里见过最有创意的想法,但从我拿到手把玩的第 15 分钟开始,这股新鲜劲就已经过去了。
在讲原因之前,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套 LED 模组的功能。
这套 LED 模组叫做 Glyphs,是象形文字的意思。在手机中打开 Glyphs 的功能之后,每当我们倒扣手机,这套 LED 灯就会闪烁几下,告诉我们它已经开始工作了。除了常见的通知提醒,Glyphs 还支持音乐可视化(隐藏功能)、显示充电进度、视频拍摄补光。
音乐可视化这个隐藏功能的开启方式,我的好朋友 @灵感研究所 已经介绍了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显示充电进度这个功能,同样也需要在 Glyphs 设置里面打开。开启后手机充电时只要轻轻移动手机,背部靠下那组「!」形状的 LED 灯就会根据当前电量亮起对应的百分比。这样即使不翻转手机,我们也能大致了解当前的充电电量。至于准不准,就要看强迫症有多严重了。
这是一个好功能,但传感器的识别太灵敏了。在我打字的时候,桌子轻微的晃动也会让这个 LED 灯亮起。较高的亮度偶尔也会让人分神,虽然可以在设置项里面可以对亮度进行调节,但作用不大。
另外就是视频补光功能。在拍摄视频时,除了可以打开闪光灯进行补光之外,你还可以选择使用 Glyphs 来进行补光。相比于闪光灯的单点光源,大面积的 LED 灯模组显得更为柔和,对于偏暗的环境来说也确实能带来一点画面素质上的提升。不过这仅在拍摄视频时可以使用,拍摄照片时依然只能使用闪光灯。
Nothing Phone (1) 内置了 10 套不同通知铃声和闪烁效果预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但无法进行自定义。这些内置的铃声,配合 Glyphs 的灯效以及震动马达,可以带来视听与触感三重反馈,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光敏性癫痫的病史,尽量还是不要在这款产品背部 LED 模组闪烁时正视它。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甚至在系统的设置项里也有相关的提示。所以严格来说,这款产品的是存在一定使用风险的。
上面这些功能,实际上在 15 分钟内就能完全体验完。所以这股新鲜劲非常容易过。而且我不认为哪个用户会闲来没事盯着一台手机背部的 LED 灯玩半天。用户需要工作、社交、娱乐……无论这灯设计得再巧妙,屏幕才会是用户的最终「归宿」。
作为一款设计先行的产品,Nothing Phone (1) 当然有着「使用即瞩目」的光环。Glyphs 的特性在我肤浅的认知看来,还是炫耀属性多于实用属性。不过在向朋友炫耀前,记得确认下对方是否会存在光敏性癫痫的问题。
Android 版的 iPhone 13 Max?
是,也不是。
在 MKBHD 的全球首发上手中,他强调 Nothing Phone (1) 虽然有些地方和 iPhone 类似,但绝对不是我们认为的「透明版 iPhone」(大意)。
在拿到 Nothing Phone (1) 之后,长期使用 iPhone 13 Pro Max 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明确地告诉我这就是一台减重版「iPhone 13 Pro Max」。难以一手轻松掌握的宽度,和略微硌手的直边中框,一切都让人如此熟悉。
虽然整个产品的形体和设计语言都很 iPhone,Nothing 并没有和 iPhone 一样通过拼工艺的方式来让别人觉得自己「高端」。没有了大面积的抛光铝合金、没有了一块玻璃同时使用两种工艺这种秀生产能力和品质把控能力的细节,Nothing Phone 换来的是 193g 的重量,相比 iPhone 轻了 40g 左右。
所以 Nothing Phone (1) 整体握持感会轻盈一点,使用时手掌和手指不会过分劳累。阳极氧化工艺+喷砂的金属中框触感上没有 iPhone 13 的再生铝那么「软」,但触感不差。
另一个「像」 iPhone 的点在于正面的屏幕。Nothing Phone (1) 的四等边屏幕边框,在视觉上确实达到了 iPhone 的水准。如果不仔细看,其实用户是很难发现它的黑边会有大概一点点略宽于 iPhone 。这个细节的落地源于维信诺提供的方案,在 Android 阵营已经吵了好多年的四边等宽屏幕,这次在 Nothing 上也得到体现。
让人觉得略微尴尬的是,Nothing Phone (1) 做对了边框,R 角以及挖孔摄像头摆放的位置却有点奇怪,三者都未在同一「圆心」上。
在屏幕的通透度上,Nothing Phone (1) 也略低于 iPhone。虽然纸面参数上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10bit 色深和 HDR10+,色彩准度也不算差,可以说和 iPhone 打得有来有回,但实际体验时和顶级的屏幕一比较,依然会有落差。
因此如果只是因为外形和细节相似,就笃定地说 Nothing Phone (1)  是 iPhone 的变体,未免有点武断和不负责任。只能说它在细节上吸收、内化了 iPhone 的一些优点,确实可以刺激 Android 用户并带来一些新鲜感。
而另外的一些细节又让人明显感受到它和「当今世界最好的手机」相比存在差距。结合上文讨论的、大胆的背盖设计,我认为 Nothing Phone (1) 抓住了 iPhone 的「神」,但在「形」这块则带有很多 Nothing 自己的主张。
原生系统够 Nothing 了?
Nothing 运行的是基于 Android 12 的类原生系统。从发售前的拆包信息来看,影像算法是虹软的方案,游戏模式以及小窗功能则有着魅族的影子。
对于一款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手机来说,Nothing Phone (1) 的系统有着恰如其分的克制,让我回忆起当年使用一加 7 Pro 的感觉。
完成机器的激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 Nothing Phone (1) 并未内置 Google 套件以外的第三方 App。整体和 Pixel 一样非常清爽。
功能层面,Nothing Phone (1) 则加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支持展示 NFT 的小部件和内置数字钱包,实验功能中支持系统级的特斯拉联动(国内貌似暂时无法使用)。这些功能基本都是踩着行业「热点」来实现的,对国内大众用户来说却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如果说在设计上这款手机给到我们 something,那在系统层面则可以说真的比较 nothing 了。
对了,最近 Nothing Phone (1) 也在加快推送固件和修 Bug 的速度,比如对第三方充电器的适配。如果不是特别迫切入手,还是建议等到价格和系统都稳定之后再来考虑。
从创意,到创新
我提早了大半年从一些朋友的口中得知 Nothing 正式启动了制造手机的计划。裴宇之前的职业履历,加上目前手机行业整体大盘有所下滑的大背景,这个决定无疑是具有极大风险和挑战的。
但从 Nothing 公布的资方信息和融资进度来看,造手机这件事似乎在情理之中。
这次发布的手机和耳机一样,只是 Nothing 走向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标的」。在这半年的期待里,Nothing Phone (1) 算是一份让人还算满意的答卷。以设计驱动打开一个成熟的市场,可能是接下来科技数码行业的新常态。让科技变得有趣,也是 Nothing Phone (1) 的其中一个口号。
Make tech fun 更深层次的意义,是 Make tech fashion。当产品、战略、社群的铁三角完成构建之后,这类设计导向的科技数码企业才算真正开始转动飞轮。但问题在于,如何让「小众」的科技潮流,转变为像 Nike、Adidas 那样千万级的潮流产品帝国?在科技行业里,这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案例可循。如果 Nothing Phone (1) 是一个不错的创意,那么裴宇的这次创业更称得上是一次「创新」。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4925?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罗皓然Hoyin
责编:克莱德

/ 更多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